CPPR Repository (Chinese version only)
2024年11月
人們如何理解怎樣才是良好公民,是研究公民價值觀的重要問題。在2020及2024年的全港電話問卷調查(註),研究者列舉六項公民實踐,問香港市民分別覺得有多重要。
該六項公民實踐包括遵守法律、舉報罪案、配合政府政策、幫助生活比自己差的人、積極參與社區事務、促進社會改革。在理論層面,前三者屬於「責任式公民」(dutiful citizenship);後三者屬於「參與式公民」(engaged citizenship)。
主要觀察如下:
1. 在2020和2024年,都有最多受訪市民認為遵守法律是「重要」或「非常重要」;同樣在這兩年,配合政府政策都是最少市民認為「重要」或「非常重要」的項目。
2. 在2020年,僅次於遵守法律,舉報罪案、幫助生活比自己差的人、促進社會改革,都有超過七成市民認為是「重要」或「非常重要」。
3. 在2020至2024年,「責任式公民」的三項公民實踐都稍為多了市民認為是「重要」或「非常重要」;相反,認為「參與式公民」在市民眼中的重要性則明顯下跌。
註:2020年8月進行的電話問卷調查受訪人數817人,回應率38%;2024年5至7月的受訪人數1002人,回應率38%。
本報告的數據分別來自香港特區政府政策研究資助計劃,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資助研究項目(項目編號:SR2020.B12.002、UGC/FDS14/H03/23、UGC/FDS14/H15/23)
2022年8月
2022年3月
2022年1月
新冠疫情兩年,世界各地經濟活動受到各種衝擊,也為市民生計帶來不穩定。
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的學者分別於2020年及2021年進行全港問卷調查(樣本數目分別是1,574和1,066),當中問有全職工作的市民「在目前經濟狀況下,你現在的工作有幾穩定」、「面對未來的經濟狀況,你擔唔擔心自己會失去工作或收入大幅下降」。結果顯示:
(1) 比較2020年,2021年多了高中或專上學歷的市民,認為自己的工作「穩定」或「十分穩定」。這反映出,他們所屬的工作範疇或者已經適應了疫情下的工作安排,因此多了人認為自己的工作穩定。然而,低學歷的在職人士當中,未見多了人認為自己的工作穩定,反而輕微下降。
(2) 比較兩年,所有學歷的市民,都少了人擔心自己將來會失去工作或收入大幅下降。不過,低學歷的市民相對沒有那樣樂觀。
整體上,經過了一年多,很多行業已經適應了怎樣在疫情下維持經濟活動,因此很多市民並不如2020年的時候那麼焦慮。不過,不少低學歷人士從事的基層或前線工作,可能因為往往首當其衝受到各種防疫措施影響,故他們仍然感到擔憂。事實上,近六成低學歷在職市民擔心自己會失去工作或收入大幅下降,本身也是值得關注。
另外,兩個問卷調查分別於2020年5至6月,及2021年11至12月進行。進行第一輪調查的時候,社會還未了解疫情狀況,也沒有疫苗。到進行第二輪調查的時候,疫情比較緩和,omicron未在港爆發,這個背景也許容易令一些市民感到樂觀。
註:本報告的數據分別來自香港特區政府政策研究資助計劃,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資助研究項目(項目編號:SR2020.B12.002、UGC/FDS14/H07/20)